封面:学生
编辑:高达
线稿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,但是又不得不谈。
如果你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了,那说明你对你的线稿还不是完全有自信。
同时也希望你通过这一篇文章,学会避开画线稿时常犯的三个错误。
01线条无疏密 DENSITY
很多新手可能会陷入一个“细节”的误区,以为细节就是堆线条,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。
像这位同学就把线条画得太密集了,会显得没有重点。
细节的体现是靠对比出来的,要表现的地方在哪里,细节量就要多。
那么正确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呢?
在发尾部分多做文章,因为刘海的层次比较多,所以可以画密集些,靠近头顶部分的线条画少一些。
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,让头发显得有细节但是又分得清主次。
我们先顺着头部结构把发丝画上,然后用软橡皮擦掉觉得过多的部分。
这样线稿就会比较美观了。
所以说画画的时候多动脑子,有些效果说不定擦出来比画出来更快。
02线条无粗细 THICKNESS
画出来的线条没有粗细变化?
那首先要检查是不是你的数位板没有压感,或者画笔设置不到位。
如果上述问题都不存在,那就说明是你没有控制好笔触。
关于线条到底要怎么练我们也出过相关教程,想回顾的同学可以戳👇
那么到底要怎么做粗细变化呢?
首先外轮廓要加粗,然后确定光源的方向,受光面画细,背光面画粗,闭塞部分加粗。
如上图,如果光源在右顶前,那么右边的线条就会细一些,左边后脑勺在背光面,线条就会粗一些。
关于闭塞这里多讲一句,很多同学经常把它画成一个黑点,这样是错误的。
正确的闭塞画法是在边缘线加深一点点就可以了。
其次要注意前后关系,前面物体的线条适当加粗。
所以同理,下巴与脖子交接的线条,脸部前方的头发都可以加粗,这样线条就自然有一个粗细变化。
03线条无体积 SIMPLE STYLE
乍一看,嗯“内粗外细”有变化。
但是却忽略了内外轮廓中也是有粗细变化的。
很多时候你把物体画平了是因为没有理解物体的结构。
画人物的头发时,总感觉体积感不够是为什么呢?
首先,我们要清楚我们的头近似一个球形,头发就像一个西瓜皮一样盖在头上。
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比如下面这个篮球是脸部的正面照,记住这些这些直线的位置。
我们一般画人物也不会画一个证件照角度,所以我们把这个球转动一下。
有没有发现,原本的直线都有了曲度。
你可能会觉得哇这么简单谁不知道,然而画出来就会变成这样👇
头发直直地连了下来,没有围绕头型去画,就会像假发片浮在空中,而不是长在头上。
再讲一个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,脖子下方的阴影你是怎么画的?
是粗暴地涂一个小三角形吗?
这是贴了张狗皮膏药吗?
或者觉得嗯应该来一些曲线,但是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曲。
然而这样朝上的曲线就是错误的,可以先思考一下为什么它错。
提醒一下,还是因为结构理解不到位。
画画的时候,脑子要时刻注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。
首先脖子是一个圆柱体,然后这幅画是一个俯视角度,而且光源是从上往下打,所以阴影自然应该是这样的。
还不明白的话看看下面这张图,如果我们把阴影画成往上凹,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仰视的错觉,这与我们的俯视构图是相违背的。
知识点总结 KNOWLEDGE
①线条要有疏密,想表现的部分细节加多,如刘海,脸部等,其他部位适当减弱。
②线条要有粗细,粗的部分比如外轮廓、背光处、闭塞、前方物体;细的地方比如内轮廓、受光处、细节处等。
③线条要有曲度,要跟着结构走,做出转面。
上面所说的线条粗细都是相对的,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画面来决定,但是只要线稿画得好看了,后面上色、背景刻画能力较弱,最终呈现效果也不至于太差。
如果还想继续学习上色技巧,那就不要错过战翼公开课啦~